离开大学不到3年,现年28岁的田昌友通过生产袜子赢得了自己的第一桶金,他的资产达数百万美元! 在谈到下一步时,他充满信心地告诉记者:“将生产规模扩大到1000万。” 在辽源市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中,田长友并不孤单。 像他一样,由175名大学生创建的122家公司也有类似的经历和成长。 这个过程正在实现企业家梦想。
毕业后,企业资产超过一百万
办公室是田畅游的家。 他每天早上6点醒来,短暂洗漱,然后去工厂。 调试机器,检查产品,制作新的袜子样式,当一切开始顺利进行时,他返回办公室取回电话簿,给每个客户打电话,然后送货和收货,然后去检查 整个生产过程在下午进行。 ,直到清晨。 经历了将近三年的岁月,田长佑看到了咆哮的机器和穿梭在350平方米工厂大楼中的工人,是他辛勤工作的回报。
2月8日晚上10点,穿着运动服的田长友讲述了自己大学毕业后的经历。 2009年6月,学习日语的田长有从东北师范大学毕业。 他是兼职还是创业? 在学校期间,田长有的想法是成为自己的老板。 当时宿舍里有6个人。 毕业后,两个人去了韩国工作,一个人去了日本,两个人留在了中国,但他选择开办了自己的企业,而辽源市的大学生创业孵化器就是他的目的地。 “只要您愿意努力工作,这是一件好事!” 田长有说,只要您具有本科学历,通过笔试和面试,企业孵化基地将免费提供办公室装修,三年减租,保证贷款周转金30万元,先进的注册核查资金。 ..当我听说这件事时我并不相信,但是经过检查,田畅意识到这是他开展业务的地方。 经过3个月的实习,在了解了袜子的各种生产工艺,销售和设计之后,田长佑拥有了自己的公司“爱美达袜子有限公司”。 成为首批留在基地的大学生之一。 最初,田昌借了30万元贷款购买了10台袜子机。在雇用了11名工人之后,在生产步入正轨之后,他开始在沉阳,北京,山东等地销售产品。 几个月后,他有了稳定的客户。 2011年,他的设备增加到22个,工人人数增加到22个,袜子的月产量达到15万双。 每月,田长友的净利润都超过2万元。 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田畅游拥有数百万资产。
开始两个月,相信我的未来
刘立佳,27岁 老陶土生土长的南昌市瓦房镇,两栋建筑与田昌的工厂分开。 对她来说,创业才刚刚开始。 2010年,她毕业于通化师范大学,在山西太原市一家装修公司当设计师,试用期月薪3000元。 但是在刘丽佳到达太原两个月后,她给自己的家打电话:“我要去辽源,开始自己的事业!” 起初,一家人一致反对。 2011年4月,刘立佳毅然来到辽源,将简历寄给大学生创业。 人力资源部孵化基地。 在经过6个月的实习后(从堵车,缝制头部和翻板)开始,2011年12月12日,刘立家的针织品公司开业了,但是一开始的一切都很艰难。 为了推销产品,她去了沉阳,进入了许多商店。 她一无所获,她不得不一夜之间赶赴北京继续销售。 目前,已经经营两个月的刘立佳有两个固定客户,每月的净利润达到了5000元。 “我还很年轻,我愿意努力工作。我相信我的未来必须由我自己创造。”
多项优惠政策帮助大学生创业
辽源市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有一批, 他们都实现了自己的创业梦想。 记者从创业孵化基地人力资源部获悉,该基地所属的东北袜业园于2009年3月启动了“ 5232”大学生创业计划,以改善企业家的人才结构。 在5年中,有2,000名大学生在园区创业。就业带来了3万人的直接就业和2万人的间接就业。 目前,已有175名大学生在大学生创业孵化器中建立了122家大学生企业。 提供50〜100平方米的办公室,并提供免费装修,三年减租和免税,并保证有来自先锋公园的贷款流量拥有10万至30万元人民币的资本,对企业家精神的投资为零,并提供免费的企业家精神培训住宿……它为大学生提供“一站式+保姆”服务,并提供了一系列优惠政策。 截至2011年底,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的袜机数量达到2207台,年产袜子1.5亿双。 园区支持大学生创业投资和生产经营3.4亿元。
促进企业家繁荣的10个创业基地
辽源就业城乡就业与培训科科长刘景新介绍 服务局目前在辽源市有10个创业基地,包括东北袜业纺织工业园,东北袜业大学生创业园,天马袜业有限公司,欧黛爱袜业有限公司,宜兴家居有限公司。 ,有限责任公司和西苑纺织有限公司的六个公司被评为省级创业孵化基地。 仅这六个创业孵化基地就孵化了740家企业,创造了超过33,000个工作岗位。 为了促进企业家精神和支持企业发展,仅房地产使用免征税收,城市土地使用税总计超过3000万元,企业贷款资金达到5.5亿元,培训1.4万名员工。 适用于企业。
>